自2020年3月开始,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多地陆续开展企业合规不起诉的试点工作,到2021年4月,试点工作范围扩至10个省(直辖市)。最高人民检察院陆续发布了一些试点地区的合规不起诉的案例。
在这些先行先试的案例中,检察机关、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(下称第三方组织)、涉案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,各地案件办理的程序、内容、文件形式都有所差异,尚未形成较为详细的统一标准。
律师团队的任务,就是协助涉案企业进行合规整改,争取通过第三方组织和检察机关的审查,最终获得不起诉的结果。
但是,如何协助涉案企业做好合规不起诉的工作?在仅有一些抽象的理论和规定可以参考的情况下,这个实务问题难倒了一大片还没有实践经验的律师们。我们亟需一个从事合规不起诉业务的律师实务操作指引。
卓建律师事务所(王平聚律师团队)有幸率先代理了几个企业合规整改的案件,成立了合规不起诉的课题组,一边研究,一边实践,一边总结,将会形成一系列关于该课题的实务总结文章,供尚未有相关经验的律师团队借鉴参考,也借此与有关理论专家以及有不同经验的实务工作者探讨请教。
如何打造一个适合做合规不起诉业务的律师团队?
一、做合规不起诉业务,需要一个融合型的律师团队面对刚刚兴起的企业合规不起诉业务,刑事辩护律师们还没有从刑诉程序、辩护词模板的固定思维中走出来,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非诉讼项目,它的流程、要点、文书的模板是怎么样的呢?
翻开和合规不起诉相关的书籍,基本都是理论探讨、域外经验,网上可以搜索到的文章也是类似的。一时之间,刑辩律师们不知道从何着手。对于长期做非诉讼业务的律师团队来说,某一项单位犯罪惯有的犯罪手法是怎么样的?如何通过制度设置来有效预防犯罪?如何在后续执行中达到将单位刑事责任和个人行为分离的效果?
虽然尽职调查、起草制度早已是习以为常的工作,但要帮助企业设计出一个有效的企业刑事合规体系,一时之间,也是非诉讼律师们也是心里没底。
对于刑辩律师,我们一直强调要紧跟形势,转变观念。
一个优秀的刑辩律师,也可以华丽转身,成为一个出色的刑事危机处理专家、一个犯罪预防专家。但是,需要我们注意实务经验的总结、移植和运用,加强关联知识的学习积累,转变服务方式和文书习惯。走出法庭,也许我们的刑事辩护经验会更有价值。而对于非诉讼律师团队,其实理论专家们也常强调,合规不起诉业务与一般的企业合规业务是有本质差别的。要预防犯罪,先要深入了解犯罪,只有经历战争洗礼的战士,才更懂得如何筑起稳固的战壕。刑事的经验一时难以积累,所以,要做合规不起诉业务,必然要引进有相关刑事经验的伙伴。所以,刑辩律师和非诉律师各有优点,也各有短板。要做好一个合规不起诉项目,需要一个刑事、非诉讼经验相融合的综合性团队,而且最好是一个密切合作的一体化团队,这样才能共同研讨、设计出可行、有效、全面的企业刑事合规体系,起草好相关制度,在经营中落地、实施、持续执行,最终通过第三方组织和检察院的合规审查。
由于合规不起诉业务工作量大、文书材料多,复杂繁琐,而且合规考察期短,时间紧迫,所以需要充足的人手来分工合作,同步进行,要按时、高质量地完成一个合规不起诉的项目,至少需要一个5名以上成员的律师团队。
二、做合规不起诉业务,律师团队应该具备的“软实力”
1、熟悉合规不起诉的相关规定
法律新业务的学习,通常会从程序开始。关于企业合规不起诉业务,最高人民检察院和试点地区的检察院都有颁布相关的规定,比如最高检颁布的《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(试行)》,比如广州市人民检察院颁布的《广州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实施办法》等,都规定了第三方组织的设立程序、检察机关和第三方组织的权限、办理合规不起诉的基本流程等。办理合规不起诉业务,首先要做的,是收集和熟悉这些规定。
2、了解和涉案相关的罪名和惯常犯罪手法
合规不起诉业务的核心问题是预防企业再犯同类型犯罪。要预防犯罪,先要了解犯罪。律师团队需要先对企业涉嫌的罪名详细研究,更重要的是,要对该罪名对应的惯常的犯罪手法有所了解。只有了解犯罪手法,才能发现公司制度存在的漏洞,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合规制度,防止类似的犯罪发生。而且,客户对于刑事律师的经验的判断,经常不是看法律素养,而是看律师对犯罪手法的熟悉程度,是否熟悉“行内规则”。如果律师能说“行话”,通常就会被客户视为是“行内人”,在访谈沟通、内部调查、建章立制等各项工作也会推进得比较顺利。比如,在设计证券类犯罪的合规不起诉案件中,当事人经常会说一些“”市值管理”、“对敲”、“锁仓”、“尾盘拉抬”等可能与犯罪手法相关的专业术语,做该类案件的犯罪预防业务,熟悉这些手法和术语是必需的,否则可能会被当事人认为不够专业。
3、扩大和业务相关的知识面
合规不起诉业务的核心是预防再犯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,就必须要在公司建立起严密的合规制度,将合规审查融入到公司的各项制度中,包括各项审批、财务制度、招投标制度、采购制度、人力资源制度、举报监察制度等,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违法行为。制度当然是最可靠的,但是实施了几十年企业合规制度的美国法律界也有这样一句话:“没有一项完美的制度能够预防全部的犯罪。”所以,仅仅依靠制度来预防违法行为是不够的。法律是最低标准的道德。一个全面有效的企业合规体系的建立,应该是从内而外的,既要有严密的制度,也要让经营者和员工从观念上树立起对规则的敬畏、对商业伦理的信仰,培养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感。只有这样,合规制度才能得到有效的遵守。所以,律师团队除了应有的法律知识以外,还应该对基本的公司管理、财务、销售制度等知识有所涉猎,对于商业规则、惯例和道德有所了解,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搭建起可行有效全面的合规机制,帮助企业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
4、转变工作模式和文书写作习惯
刑辩律师和非诉律师的思维习惯是有所差别的,刑辩律师重在“破”,而非诉律师重在“立”;刑辩律师擅长反驳对方观点,而非诉律师擅长自行构建制度;刑辩律师的习惯提炼观点、说理论证,而非诉讼律师习惯记录意见、起草协议;刑辩律师说话做事喜欢抓重点、重结果,而非诉讼律师说话做事注重严密性、完整性。如前所述,合规不起诉业务是一个以犯罪预防为核心的特殊的非诉讼业务,需要一个融合型的律师团队。在具体工作中,刑辩律师和非诉律师更要改变各自的思维和文书习惯,取长补短,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律师团队的作用,高效、准确地推进项目。
5、要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
合规不起诉业务有相对固定的流程、要点和模板,但并不是每个项目都可以依葫芦画瓢,按照流程、套上模板就可以完成了。我们经过几个项目的实践之后发现,每个项目涉及的罪名不同,犯罪手法差别很大,涉案企业分属不同行业,有网络平台、通讯行业、生物科技行业等等,而且每一个涉案企业的规模结构、经营模式、文化习惯都大不一样,所以每一个项目都会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。特别是,合规整改的目标是要通过第三方组织和检察机关的审查,但是对合规制度的审查标准目前相对抽象,比如对于“可行性、有效性、全面性”的审查标准,可能不同的第三方组织的专家有不同的理解。所以,律师团队如何运用法律和经验,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,发掘问题,解决问题,这很考验律师团队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因为律师团队受聘于涉案企业,负有双重职责,在将合规整改贯彻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的同时,也要尽可能地减少对企业效益的影响,既不能搞形式主义,也不能搞一刀切,所以这对律师团队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